|
據統計,60歲以上民眾高達8成5的人都有脖子疼痛僵硬等頸椎退化問題,多數都跟高齡、身體機能老化有關。不少人容易輕忽老化或不當使用而引起的肩頸痠痛、僵硬等症狀,如果放任頸椎問題持續惡化,嚴重者還得手術治療。許多人擔心頸椎手術過程可能發生大出血風險,台灣脊椎外科醫學會理事、斗六慈濟醫院院長簡瑞騰表示:「台灣引進一種新型態含有止血酶的止血劑,能加速止血時間,有效預防術中大出血,讓頸椎手術變得更安全。」
頸椎前路手術 最怕術中出血來攪局
3C產品普及,讓「低頭族」因長期姿勢不良導致椎間盤提早勞損,頸椎病已經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簡院長在骨科的臨床觀察發現,椎間盤退化、突出或椎節不穩而壓迫到頸椎神經的患者,有逐年增多且年輕化的趨勢。大部分病人容易出現肩頸酸痛、手臂疼痛、麻刺、無力等局部性、典型的神經根症狀;有些患者則以頭痛眩暈、胸悶心悸、視力模糊等全身性、非典型的交感型頸椎病症狀表現為主,兩者都可影響行動與生活品質甚鉅。
門診經常見到許多患者長期飽受頸椎問題所苦,為了緩解痠疼痛麻等不適症狀,不少人服用消炎止痛藥、肌肉放鬆等藥物,或嘗試牽引、熱敷、電療等復健治療,以及推拿按摩等民俗療法,但效果常常並不理想;如果考慮透過頸椎手術來根除病灶止痛,卻又害怕術中神經損傷或出血不止引起的一連串併發症,常讓患者或家屬左右為難。
手術順利 術中止血是關鍵
傳統止血方式中,止血棉最為常用,但止血的時間越長,患者承受的傷害就越大。在手術中若光靠機械性的紗布、棉片擠壓等傳統止血方式,不但耗時、費力,還不能確保完全止血。如果使用傳統止血方式時力道過猛,或長期擠壓,更可能造成病患脊髓神經損傷。雖然目前頸椎前路手術的技術十分成熟,但術中的視野範圍極小,附近又富含鼓漲又極脆弱的靜脈血管叢,一不小心碰觸就可能造成大量快速失血,醫師必須在短時間內控制出血,以免造成血塊壓迫脊髓神經、休克或其他併發症。
簡醫師分享,幾年前曾經處理過一位長期洗腎同時又合併肝功能異常的頸椎退化患者,凝血機能很差,幸好使用了新型態止血劑,有效地在很短時間內完全止血,順利完成手術,讓他印象非常深刻。傳統止血方式雖然能止血成功,但對於患者來說,術中風險較高,而醫師在進行手術的過程中,壓力也會較大。
新型態含凝血酶止血劑 黃金90秒快速止血利器
醫師如果可以辨認出血點,此時只要透過雙極電燒將血管加熱封住,並透過紗布、止血棉等方式直接加壓止血即可;但術中更常發生無法辨認出血點且又發生大量出血的狀況,一旦紗布及止血棉片擠壓無效,且凝血藥物無法發揮立即效果。簡瑞騰分析:「含凝血酶的新型態止血劑,質地類似流體冰沙,將它覆蓋於出血點,能完全伏貼在傷口表面吸收液體、抑制血流,讓止血劑進到傳統止血法無法到達的任何細小角落。其中凝血酶成分模仿人體凝血機制,可於90秒鐘達成止血,面對凝血功能異常的病患也能發揮效果,被醫界認定是現今能快速達到止血的醫療產品。」
含凝血酶止血劑不止能迅速降低患者出血量,還能保持醫師手術過程中的視野清晰,大幅縮短手術時間,並減少術中發生血塊壓迫神經機率或術後傷口腫脹,加速術後的恢復,堪稱是頸椎手術的止血輔助一大利器。
|
|